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教育方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中外文学与文论教研室于2023年1月3日14:00通过线上会议举行了本科教育大讨论第二场专题研讨会。
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蒋瑜主持,其他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内容分别就教育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和课程教学改革建设三个主题进行了专题讨论。讨论过程气氛热烈,与会老师各抒己见,就各自的教学经验建言献策,得出了一系列有参考性的意见。
教育现代化建设专题由宋珊老师主持并作报告,其他老师就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宋老师首先介绍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阐述的进入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四大特征分别是多样化、学习化、个性化、现代化,接着就教育现代化特征介绍了其主要内容体现为“八个现代化”,尤其强调“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所有现代化目标的先导。然后其他老师就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范式等具体内容的现代化推进和落实进行自己的理解、思考和分享,阐述了如何才能切实达到人才质量提高的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题由吕明蔚老师作专题报告。吕老师结合社会现状,认真学习和解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表示教育要结合社会实际,不仅应让学生有形而上的思想认识,更要让学生有将理论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提出应用型高校教育也应注重职业活动和工作基本原理的讲授,同时对职业实践活动和工作世界面貌的呈现也是培养内容的应有之义。
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由刘文老师主持并作报告,其他组员老师就实现改革目标结合自身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刘老师解读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标准和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王娟老师就“以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提出本课程作为思想文本解读型课程,在具体授课中应首先明白本堂授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教授内容最好是方便学生运用于实践的知识,而不是过于抽象的概念。段燕老师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讲授特点出发,根据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提出自己对打造金课的理解,认为金课打造的关键是教师自身水平和学识的高度,因此自我提升是成就金课的必要环节。其他老师也就如何将课程文本、思想讲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操作办法:有的老师通过设置课堂实际任务;有的老师通过攫取生活时事;有的老师通过课下作业实践。上述办法体现了老师们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落实。
最后,蒋瑜主任对本次教育大讨论系列活动做了总结,认为各位老师针对各大专题的理解和把握都有一定深度,但目前这些想法都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坚守为人师表准则,结合社会和教学实际,做好传道受业解惑工作,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